翰墨宗师·独领风骚巨擘——陈一源百家媒体震撼云联展
前 言
翰墨凝魂,丹青铸魄。中国书画艺术,承载千年文脉,融汇东方哲思,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的生动映照。在时代变迁与科技演进的双重轨迹中,艺术始终以静默而深沉的姿态,讲述着国人的情感与理想。
而今,由中国百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并承办的“翰墨宗师,独领风骚巨擘——百家媒体震撼云联展”即将启幕。本次活动以“汇聚时代笔墨,传承艺术精神”为宗旨,聚焦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书画大家,通过数字化、多维度的创新展陈方式,打破时空壁垒,重构艺术与公众的对话场域。
这是一次跨越山河的雅集,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致敬。我们不仅呈现大师之作的笔墨精妙,更致力于传递其背后的文化深度与人格力量。每一幅作品,皆是一段精神的远征;每一次凝视,皆是一场心灵的共鸣。
愿这场“云上盛宴”,能够引领观者徜徉于水墨山河、飞白篆隶之间,感受传统在当代的重生与焕新,共证中国书画艺术不朽的生命力与辽阔未来。
谨此诚邀四海宾朋,云端共赴,同览风华。
陈一源,红墙艺术家,2024年“五一”全国劳模,四川成都彭州市人,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先生儒释道兼修,国家高级书法师,社会活动家,平生爱诗词,略通丹青,偏好书法,亦用力于中医与长寿养生。主要社会职务:
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世界华商联合会荣誉主席
孙中山博爱基金会高级顾问
中国周易专家委员会名誉会长
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
改革以降,有诗词、杂文和书法作品集问世。他在研究了中国近代三大显学后,在学界首倡《彭学》应该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显学。先生侧重人文、宗教、书画艺术和中医养生版块,尤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乐事。多年以来,先生喜欢的一句话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有人选择了当下的苟且,有人选择了诗和远方,他选择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陈一源先生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国粹,中国书法不仅仅是艺术,它还有远远高于艺术的东西。西方所谓“艺术“只是一个近100多年来才在中国叫响的舶来词汇,在没有"艺术"之前,中国的书法就已经存在2000多年了。书法可以涵盖艺术,而艺术绝不可能涵盖我们中国的书法。也许中国书法是西方人永远望尘莫及的一座文化高峰。一个有品位的书法家,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好文化积淀和自己心性的修炼。有了这个基本功,才有可能出现"下笔如有神"笔尖下的精妙表达。西方艺术,它怎么折腾也只是在三维空间里面的一种技术活。纵观世界艺术史,我看到许多作品都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玩技巧,而没有上升到“道"的层面,中国好的书法作品都是灵魂的结晶,是在"道"层面上的高维呈现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学习中国书法,没有更高维次的思维和认知,是不可能写好有品位的书法作品的。有经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明白这些道理谈所谓书法都是隔靴搔痒。因此,主动捍卫中国书法神圣而圣洁的地位,应该是衡量一个中国书法人有没有对自己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尺度。中国书法不仅有法,有形,更重要的是还得有神和韵。学习书法的过程除了练习技法之外,也是一个人格提升和灵魂修炼的过程。学书,功夫在书法之外。中国书法的底层逻辑不仅是技法,个人才华与天赋,更是坚实的中国文化底气和书法人的格局与情怀。中国书法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的一块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中华文化必将引领世界,中国书法这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形式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喜爱,它也必将会永远在人类的文化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 |
![]() |
![]() |
![]() |
![]() |
![]() |
![]() |
![]() |
被感动 | 同情 | 囧囧 | 愤怒 | 和谐 | 悲剧 | 高兴 | 打酱油 |